一本书的使命,是在读者手中眼中完成的。当我带着氤氲的墨香,翩飞洁白的裙裾,站在书架的最高处,睥睨四方时,看到埋头俯首的学子,心中是得意的,仿佛他们拱手的是我。我相信我担当得起他们的拱手,一本书的内涵有多丰富,全在于作者的用心。作者为写作,纵观古今,横亘西东,习得的知识车装斗载,又把这些知识融会贯通,用或冷静的或情感的或体系的或断章的或有趣的或冷峻的方式落在纸上,供千人万人细读。我还记得作者在拿到我的时候,那种竭力矜持却掩饰不住得意的神情,他一页一页摩挲书页,他贪恋书香,他把我凑近鼻端,快速的翻页,细嗅被风扇起的墨香。他把我的每一字又细细读一遍,或有皱眉或有欣喜或有羞怯或有得意,他想象一个读者在阅读我时候的感受,一时各种情绪在胸中翻卷。经过作者的摩挲,我更加沉稳,更加有使命感,我带着作者的用心和殷殷期盼来到这里,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希望把我的外在和内涵展示给这里的学子。
这是个明亮宽敞的图书馆,中心处有一个模仿法国卢浮宫广场上贝律铭设计的玻璃金字塔。贝律铭在设计玻璃金字塔的时候,备受争议,很多人认为在作为法国文化象征的古迹上,用现代化的材料修建埃及的文化象征金字塔,不伦不类到极点。可能设计者的认识恰好与此相反,他认为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古代现代文明的融合,才是这次设计的精髓。这个图书馆的设计者取巧,把贝律铭的玻璃金字塔缩小,远洋搬到这里来了,在学子们的中间,在学子们的头顶,在学子们的脚底。学子可以从上下左右不同角度看到感受到玻璃金字塔的存在。关于金字塔,有很多神秘的说法,认为金字塔能吸收和辐射天地能量。如果这样,在图书馆学习的学子们吸收了天地能量,一定能学业进步前程似锦吧。
透过玻璃金字塔,可隐约看到一楼摆放整齐的桌椅和四周围壁立的书架。经常有学子在下方端坐看书。玻璃金字塔上方四层楼挑空,形成一个开阔的空间,形似一个空空的杯子,杯底就是玻璃金字塔的凸起。我相信这个空不是空无一物的空,而是可纳万物的空。时间在这里流转,空气在这里流动,光线在这里明暗,能量在这里聚集。楼顶是透明的玻璃天幕,被钢筋格成方块状。玻璃天幕和水泥楼顶间的空隙,用可伸缩的不锈钢卷帘门连接。天气好的时候,阳光倾泻而下;阴凉时候,有风从四方进来;夜晚,偶见孤星。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时光的确是在流逝,但又显得那样意味悠长、绵而不断、频频回首。图书馆里的日子就更加的悠长,就像从蚕茧里抽出的丝线,又像织网的蜘蛛垂下的线头,也像古琴上的琴弦。在这悠长的时光中,有时我会幻想受到天地灵气感染,从玻璃金字塔塔顶长出弯曲蜿蜒的神树,枝叶扶苏,缀着祭天的宝物,向着天幕生长,缠绕着从二楼到三楼、四楼、五楼,以致溢出天幕,向日月星辰伸去。三星堆神树的形状也不过如此了,却又没有这么庞大。那祭天的宝物,就是一本本书,一册册典籍。知识积累多了,智慧就油然而生,天地之灵气,也就是万物流转的智慧。
某一天,我被从书架上取下,装入包裹,伴随汽车的轰鸣声,来到另一个所在,青白江校区图书馆。
这是一个蓝色的图书馆,悠悠的蓝光仿若蓝色的海洋,海洋的深处一定有秘密的宝藏,有谁可以潜游到底,去一探究竟。据说蓝色是沉思的颜色,适合阅读的人,沉静的、眉眼柔顺、身心放空,把书揉碎了放进去,然后修得一副锦心绣口,却又不急不忙徐徐道来。
不管从东西南北哪个方位看,这个图书馆的主体建筑都像是一册摊开的辞典,页脚齐整、平平的稳妥的摊开放在桌案,想来夜晚的天幕里一定有一位巨人在伏案阅读这本巨著。主体建筑旁有两个相对的弧形附属建筑,仿佛一个括号,在加重这个辞典的分量。
从侧上方全观这栋建筑,又会发现它像一个打开的远焦镜头,镜头正对天空,似乎在拍摄什么。宇宙深处的秘密,在这里也将被一览无余。镜头内部深邃,是一个敞开的天井,四水归一,阳光雨露汇聚于此,营造出一片绿意悠悠,三两好友可携书在此品读,于兴起时,可以交流吟诵,轻轻的柔柔的沉浸在欢喜之中。
图书馆整体被一片幽静的人工湖包围,湖岸有花有树,湖底有鱼有虾,可泛舟可流连,人文与景观融汇为一体。又可于无人处听湖水拍岸的噼啪声,人的神思悠悠,似乎也被带到极远极静的所在。在这里,不管你是流连于景致还是徜徉在书海,抑或情人喁喁好友交流,所谈所思不管是从建筑到诗歌到哲学,都是才思卓著文如涌泉。
图书馆,我终老的地方,我在这里沉睡,在这里清醒,在这里被阅读,在这里流转。知识终将去到该去的地方,智慧总会生根发芽。一本书的使命就是为智慧播种,我也将收获更多的种子。